所謂均線是技術分析之母~
如何判讀分析均線所代表的意義就變的很重要~
有人拿均線當成支撐與壓力~
所謂多頭看支撐~
而空頭就看壓力了~
另一種看法是所謂的交易成本觀點~
比如說季線就代表過去一季交易者的持股成本區~
突破此區就代表過去一季買進者都賺錢~
跌破此區就剛好相反~
還有的是看均線是向上還是向下扣底~
或是某均線與另一均線交叉突破跌破等等~
但是在這裡我想分享從程式交易的機械操作觀點來看~
假設我們選擇某均線當做進出依據~
突破做多跌破做空~
則均線就是進出場成本~
程式交易最怕兩件事情~
一是被盤整盤洗到頭破血流~
二是帳面獲利還來不及出場就因劇烈波動而銳減~
從均線操作來看上述兩點就變成~
進場後就希望價格遠離均線避免盤整被洗~
等價格真的遠離均線後又希望別乖離太大~
最好價格就此開始盤整讓均線靠近~
讓實際的出場點能接近波動的價格~
但又希望別太靠近免得又被洗掉~
然後就在這無限循環中整死自己~
所以使用均線來做程式交易的話~
選太靈敏的均線很容易被盤整洗~
選太遲鈍的均線會導致看得到吃不到~
帳面獲利曾經很大但是實際出場獲利卻沒那麼多~
當然你也可以進場用遲鈍的出場用靈敏的~
可惜如此會變成常常是空手的狀態~
這大概會更難以忍受吧?
總而言之均線要用在程式交易~
無非要處理好靈敏而盤整被洗~
與遲鈍而獲利縮水這兩個問題~
當然你也可以用加減碼或其他濾網來改善~
但是最終上述這兩大問題仍然要好好處理~
又~這些觀點是否有別於一般的看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