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有關動態加減碼的發想是來自於政大的這篇文章~
不過這篇文章的目的是幫系統進行停損~
所以嚴格說起來只會「減碼」~
但是減碼之後還是得加碼才會讓系統自動復活啊~
因此在下前一篇的動態加減碼的策略就是從這來的~
也許是標題的加碼太過於聳動而變成焦點~
不過這裡的加碼並非真的加碼而是回復到原本的操作槓桿~
這樣寫起來是否比較「溫和」了一點?呵呵~~
其實在討論所謂加減碼的議題之前~
應該要有個基本的共識~
就是所謂動態的「改變操作槓桿」~
其實算是比較進階的動作~
嚴格說起來是「有可能提高操作風險的動作」~
當然有時候也會降低風險~
而且一般而言會去採用這種做法的本意也是要降低風險~
只是常常會事與願違~
所以不得不優先考慮可能增加風險的考量~
而在可能採取這個動作之前~
最初的風險控管是一定要做的~
若是以操作期貨而言~
就是最初投入操作一口大台期貨的槓桿選擇~
而這些觀點在下也寫了不少思考的文章~
雖然內容稍嫌不足與諸多缺失~
但是也暫時列舉如下給大家參考~
【馬龍の分享】多少資金做一口大台?
【馬龍の分享】多少資金做一口大台?整理版~
【馬龍の分享】多少資金做一口大台?表格版~
【馬龍の分享】期貨準備金的問題
【馬龍の分享】日線程式的優缺點(含台指期槓桿的看法)
說老實話在下建議用上述的操作就ok了~
固定槓桿操作就已經很難拿捏槓桿了~
遑論動態加減碼呢??
目前越來越多高手的建議都是不要操作三倍的槓桿~
甚至法意這篇最新文章還建議只要拿兩倍的槓桿操作大台~
這樣一口是多少?
以目前八千點的台股來說就是~
一口要八十萬才能操作啊!
以在下所知道的常態來說~
幾乎大多數的人都拿四十萬左右的資金來操作一口大台~
甚至有更少的資金量~
不過這部分在下實在是沒啥經驗~
所以大家就將就參考看看~~
若是沒時間沒動力看完上述文章也沒差~
就當作在下果決的使用了目前仍然偏向積極的操作槓桿~
就是五十萬操作一口大台~
意思就是五十萬最多操作一口大台~
ㄟ~這兩句話意思不是差不多?
特別強調的意思是說~
若是真的啟動了加減碼的動作~
五十萬最多也只能做一口大台!
拿之前動態加減碼的內容來說~
基本單位是三口~最多五口最低一口~
意思就是我得要準備五口乘以五十萬就是兩百五十萬~
來完成在下所謂的動態加減碼動作~
起始口數是三口~
那在下目前的操作槓桿呢?
大概就是抓五十萬操作一口啊~
所以若真的採用了動態加減碼的操作方式~
起始槓桿絕對會比目前的還要低很多~
最高也頂多採用相同的槓桿~
不過是不是風險獲利也會比較好呢?
不一定吧?
運氣好的話減碼遇到盤整~
加碼遇到賺錢的大波段~
當然絕對會有效降低損失提高獲利~
那有沒有剛好相反運氣極差的狀況呢?
當然不是不可能啦~
大賺之後減碼以為會遇到盤整虧損結果繼續大賺錯失大獲利~
賠了幾次逐漸加碼之後卻遇到繼續賠大錢的狀況~
不過仔細一想~
至少賠錢的減碼應該有機會降低損失~
這是相較於固定槓桿的操作而言~
但是大賺之後減碼卻喪失了未來可能的大賺~
變成輕倉賺不到多少錢~
可能無法彌平之前的虧損~
雖然條件中已經加入了創新高後才減碼~
或是獲利xxx點後才減碼~
不過之後是否就不會再獲利誰也不知道~
這點是讓在下還需要思考的地方~
寫了這麼多其實都還是圍繞在在下的波段程式~
在下也特別提出要針對自己程式本身的特性去操作~
舉個例子好了~
在下最近也正在嘗試盤整逆勢操作獲利的程式~
一般而言開始盤整獲利時就可以合理預估會盤整一段時間~
等到開始賠錢的時候應該也代表盤整結束波段開始了~
那針對這個程式的特性來說~
是不是加減碼就要反過來設定呢?
當開始獲利時逐漸增加操作口數來賺取這可能持續一陣子的盤整~
當開始虧損的時候就果決的降低操作口數來規避可能來臨的波段~
這個動態加減碼的方式就是噗友們最常使用的方式~
獲利加碼虧損減碼~
還有一種狀況可以使用這種方式來做動態調整~
而且是波段操作的程式~
有的波段程式是當認為可能的波段來臨後建倉~
爾後是停利出場而非認為波段結束的出場~
此時也能夠採用賺錢加碼賠錢減碼的操作~
所以針對程式特性來選用何種加減碼的策略變成非常的重要~
最後在下也感謝大家的意見與建議~
所以目前的主要心力還是會放在創造出新的程式~
來配合現有的分線波段程式~
畢竟雙策略低相關性的操作還是比較好的做法~
目前的分線操作就還是以最初的槓桿來操作~
其實目前的槓桿也是當初深思熟慮的結果~
這樣繼續操作下去也不是不行~
只是若能更積極的控管操作口數來降低風險~
當然是最好不過了~
只是是否會顧此失彼反而提高風險~
這也是在下要仔細思考的部分~
以上提供給大家參考~感恩!!